熱鬧無比的前門大街&大柵欄
[前門大街]
從天壇離開,
打車去前門大街,
因為一小段單行道繞了好大一圈,
趁機打盹休息。
司機繞啊繞,
最後在煤市街放我們下車,
沿著一條典雅的人行道走回前門大街。
很有點異國風情的人行道。
路上巧遇功夫熊貓XD
彎上前門大街,
看到大大的正陽門牌坊和遠處的正陽門箭樓,
巨大的牌坊五顏六色的,
倚著藍天拍起來特別顯色,
前門大街即從這裡起始。
前門大街起始第一間店,
就是間古色古香的星巴克,
但斗大的招牌卻有種說不出的俗氣。
前門大街是明清時期北京最熱鬧的主街,
主幹道垂直延伸出許多胡同,
取名都相當有趣,
像是「鮮魚口胡同」、「門框胡同」「煤市街」、「掌扇胡同」,
因應著當時買賣的品項,
當然現在胡同裡已經不賣這些啦~
老實說,
前門大街和我原本想像很不一樣,
不像是一個市場,
反倒像是個大規模美食廣場,
中間還有Shuttle train經過。
主幹道商店街上是一間又一間嶄新的仿古建築,
和南鑼鼓巷一樣,
有種說不出的違和,
但整牌看過去還是挺壯觀的。
在星巴克對面看見孰悉的Coco!
買了杯無糖少冰鐵觀音,
喝起來茶香淡薄尾韻苦澀,
味道上遜於台灣,
但點餐系統卻已經進步到掃QR CODE就可以線上點單再直接過來取餐了,
這點台灣真的是望塵莫及。
現今的前門大街坐落了許多知名餐廳和伴手禮店,
像是全聚德、四季民福、狗不理包子、東來順、烤肉季、老舍茶館,
以及這天我們要去的都一處。
沿途大概路過了100家稻香村XD
邊走邊逛,
兩旁多為餐館和伴手禮店,
經過長長人龍的全聚德後,
北平都一處出現在左手邊。
排隊~
這邊的人挺守秩序的,
沒什麼插隊的狀況;
等了大概20分鐘後入座,
一樓是類似小吃店的單點型式,
二樓是較為氣派的桌菜和包廂,
我們的座位被安排在1樓。
打開菜單一看,
都一處的餐點不算便宜,
點了一籠什錦燒賣(三鮮、豬肉、羊肉、素餡各2個),
再單點了兩個極品蟹肉燒賣和一個薑汁小皮蛋,
這一餐114 RMB。
[薑汁小皮蛋]
一顆顆滑溜溜的黑黃小皮蛋澆上薑糖汁,
吃起來少了點皮蛋味,
多了些薑汁辛甜,
還頗特別的!
現蒸的燒賣讓我們等上了好一會兒,
趁這時間去二樓上衛生間順便參觀,
還寫了一張天壇明信片。
熱氣蒸騰的什錦燒賣上桌!
個頭碩大的燒賣們在木籠裡開出8朵鮮花
不同口味各自用不同顏色食材點綴於上。
都一處的燒賣和台灣的很不一樣,
上頭的麵皮皺褶並未完全封起,
像飄散在風中的白色康乃馨,
還能看到細細的白色麵粉顆粒。
三鮮口味是豬肉、蝦仁和海參,
燒賣本身相當多汁,
調味不會過鹹,
外層麵皮雖偏乾但薄而不硬,
和內餡一起吃會透出淡淡麵粉香氣,好吃!
羊肉和豬肉都是攪碎成肉末,
內餡多汁鮮美~
羊肉不會過羶,喜歡!
Lucia不吃羊,
我一個人獨吞了兩個羊肉燒賣~
滿足滿足!
蘸上辣醬更添分滋味!
素餡的料很像韭菜盒,
但韭菜味沒那麼重,
這口味倒是挺普通的。
吃完一籠什錦燒賣後,
我和Lucia都最喜歡豬肉燒賣~
但這第一名寶座很快就被蟹肉燒賣翻盤啦!
極品蟹肉燒賣
一顆18 RMB。
是顆尊爵不凡的燒賣來著。
雖然要價不斐,卻相當值得,
蟹黃濃郁香氣從金黃多汁的肉餡中直透出來,
真正是讓人意猶未盡的美味。
都一處的燒賣雖然和台灣的外型口味都有些差別,
吃起來倒是大同小異,
但都一處的麵粉味重一些、
調味上也重手一點,
大抵算是水準之上的燒賣,
但說到頂頂好吃也還不至於。
[大柵欄]
帶著六分飽意走上對街的大柵欄,
太陽曬的人暖洋洋的。
「大柵欄」念作「大石辣兒」,
是條有數百年歷史的老商店街,
在過去是太監的採買處所,
因此聚集了許多知名洋行布莊和餐館,
至今依舊有許多國內外文明的老字號商家,
如如經營中藥的同仁堂,
經營布匹綢緞的瑞蚨祥,
經營帽子的馬聚元,
經營布鞋的內聯升,
經營茶葉的張一元,
經營醬菜的六必居,
此外還有一品齋、步瀛齋、聚順和、長乘魁等,
都是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字號。
京城順口溜:
「頭頂馬聚元,腳踩內聯升,身穿八大祥,腰纏四大恆」
作為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徵,
其中的馬聚元、內聯升、八大祥、四大恆都是大柵欄的商戶銀號。
除了商號,
大柵欄也曾經是京城一處娛樂中心,
北京歷史上最早的一座電影院——大觀樓,
也坐落在大柵欄。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至於為什麼會叫做「大柵欄」,
是因為在明朝時為治理治安,
在北京各條巷弄街道設置了木質柵欄,
此後直到清朝末年,
北京街道共修建了1700多座柵欄,
其中「大柵欄」這條街的柵欄修建得格外高且大,因而得名。
走上人群川流不息的大柵欄,
逛了逛北京知名鞋子品牌步瀛齋,
裡頭萬頭鑽動人潮洶湧,
看了看之後覺得鞋款不太合意,
不然也是很想買雙北京的鞋來穿穿XD
晃進一個小吃廣場,
裡頭有伴手禮、首座銀器皮飾、小吃糖葫蘆等小商家,
門口是東來順的現烤純羊里肌肉串!
北京路邊隨處可見像這樣的現烤羊肉串,
因為Lucia不吃羊肉而始終沒買,
倒數第二天,
終於在這裡買了此行第一支現烤羊肉串!
不腥羶又彈嫩,好吃!
隔壁的新城炸醬麵館有賣傳說中的神奇蟹黃湯包XD
一路走過來幾乎是人手一個,
巨大的湯包號稱湯汁多到可以插吸管喝,
一個要價誇張的25 RMB!
好奇的買來嘗鮮,
其實就是一個軟綿綿的扁平湯包攤在盒中,
像個不想起身的大胖子。
買個湯包給了個不成比例的紙盒,
附上一支吸管。
插下去,小心翼翼吸一口!
「有嗎有嗎?」
Lucia搖搖頭。
再用力吸一口!
「有嗎有嗎?」
Lucia還是搖搖頭。
什麼鬼東西啊說好的湯汁呢?!
直接咬了一口,
上頭的湯包皮硬到像模型,
掰開來裏頭肉餡只有指甲般大,
又油又膩又難吃,
最後被Lucia氣憤的丟進垃圾桶XD(只差沒踹上一腳)
往前走又看到金黃誘人的糖炒栗子,
與王府井的同樣皮薄碩大鬆甜美味,
這裡一斤卻只要20元!
忍不住又買了半斤邊走邊吃~
北京栗子你好大!
此時想要清新一下味覺,
去除口中難吃湯包的油膩感,
走進一間裝潢看起來還不錯的飲料店,
點了杯蘆薈檸檬綠,蘆薈改成仙草,無糖少冰。
店員給了我們一杯正常糖正常冰、
沒有蘆薈沒有仙草也沒有綠茶的,
香草口味冰開水。
無語問蒼天原來是這種感覺......
來到了大柵欄的尾巴,
在麥當勞點了個黑漆漆的巨無霸鴛鴦奶茶黃桃冰淇淋!
結果神級難吃啊。
冰淇淋沒有奶茶味、
餅乾薄軟、
黃桃果醬甜死人......
下場就是去和神奇蟹黃湯包作伴了XD
[鮮魚口胡同]
接二連三的遇上難吃食物和奇怪店員,
帶著哭笑不得的心情走上對街魚市口胡同。
這條巷子也都是同樣的幾種北京小吃,
看著路人遞過店員手上的神奇蟹黃湯包,
忍不住有點想笑。
走到三元梅園想買奶酪,
沒想到竟然已經售罄,
現在不是才下午三點嗎?!
憤而在路邊的甜點小攤買了的驢打滾和窩窩頭。
不誇張,這驢打滾超好吃!
軟綿綿的咬沒兩下就融在嘴裡,
迸發滿嘴的紅豆和花生香氣,
尾韻則是甜甜糯米香,
現做麻糬就是不一樣!
窩頭則是紅棗嵌在圓錐形玉米甜粿裡,
手感有點像饅頭,
但吃起來沒什麼味道又乾巴巴硬梆梆的,
感覺可以拿來攻擊路人。
回到前門大街上,
走進氣派的稻香村旗艦店,
在這裡買齊了我們的北京伴手禮,
一個一個的各式糕餅往紙盒中疊,
大把大把的點心蜜餞往籃子裡丟,
感覺痛快。
這次在北京大概把稻香村的點心都吃了一輪,
稻香村最大的優點就是用料紮實,
什麼名稱絕對就讓你吃到什麼餡;
味道上也蠻自然的,
不像添加太多人工香料去調味,
雖然精緻度上有待加強,
卻有著另一種純樸扎實的美感。
買完了稻香村,
大包小包的打車回到了貝爾特,
東西放進房間後再轉戰昨天的超市掃貨Pocky和Pejoy,
紅酒巧克力奶茶起司藍莓冰淇淋,
盡是些沒見過的口味真的很吸引人啊!!
還有台灣沒進口的比利時大象牌巧克力Cote d'Or,
香氣濃郁微苦的滋味迷人,
本來要送人的結果不小心自己就吃掉了
還在熟食區買了塊馬記糖火燒,
是紅糖和芝麻醬做成的糕餅,
沒有內餡,
吃起來像乾了點的芝麻紅糖饅頭,
但越嚼越香!
最後又是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伴手禮搜刮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