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機車環島Day1]
新北→桃園→新竹(145公里)
A:新北永和(捷運頂溪站)
B:桃園大溪
C:桃園新溪口吊橋
D:桃園關西
E:新竹火車站
20180401 星期日 天氣炎熱晴朗
環島第一天,
早起整裝收拾確認萬事俱備,
揹起重甸甸偌大後背包,
騎車到和Lucia約定的捷運頂溪站,
我們的環島起點。
107/04/01 07:30,
7天7夜機車環島出發!!
桃園大溪老街
環島第一站是桃園大溪老街,
早晨的環河快速道路交通順暢,好的開始!
一路上路經許多廟宇,
外頭都是提前掃墓的車潮;
順利在9點前抵達桃園大溪,
老街在大路盡頭收縮出一個小小的人行巷道。
早晨的大溪老街有喧嘩後沉澱的寧靜,
紅磚道、古建築,
錯落著一間又一間的豆干店,
很可以想像人潮洶湧時的熱鬧樣子。
ㄏ
低速在老街巷弄間瀏覽,
先在黃日香買了滷豆干,
又買了陳媽媽月光餅(原味地瓜、抹茶、芋頭),
再到轉角買老阿伯滷豆干和好吃糖心蛋。
騎進公園旁熱鬧的早市,
像是騎進了當地人的日常生活,
跟水果攤阿姨買了一包蓮霧,
還熱情地送上香蕉2根!
在親親純蛋糕攤位前駐足,
聽說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記憶中的好滋味,
特有的菓露鬆餅(原味&葡萄)是把羊羹包進雞蛋糕裡頭,
阿公自豪地說我一定沒吃過這一味,
不好吃可以回去找他!
時間尚早,兩個咖啡癮犯了的人在前往新溪口吊橋的途中停留了7-11,
點上一杯熱美式,
搭配老阿伯美味半熟糖心蛋&熱騰騰菓露鬆餅,
結果阿公的鬆餅好甜啊......
裏頭羊羹熱呼濃稠呈現半液態,
入口只覺滿嘴甜膩;
外層雞蛋糕也又油又乾,
整體讓人難以下嚥。
阿公!!
如果不是趕路我們就要回去找你了啦!!
大溪老街買的豆干散發滷汁香氣,
黃日香口感較Q較能吃到豆香、
老阿伯較鬆散滷得較入味;
月光餅是薄薄餅皮裹上飽滿內餡先蒸再烤,
口感Q軟又能吃到地瓜淡淡甜味,
喜歡!
ㄒ
連志玲姊姊都想吃的陳媽媽月光餅!
桃園新溪口吊橋
騎往新溪口吊橋的途中道路漸漸收縮成山間的蜿蜒小路,
路經有巨大蔣中正坐鎮的慈湖陵寢,
路邊小攤隨處可見拉拉山水蜜桃,
不是產季,多是水蜜桃冰沙等產品,
否則真想來顆新鮮的冰鎮水蜜桃!
上午11點抵達號稱全台最長的新溪口吊橋,
門票一人100元,
因為吊橋可乘載人數有限制,
需要先上網預約。
新溪口吊橋園區占地寬廣,
必須先走上半小時才能抵達吊橋入口,
沿途都是登山木棧道,
堪稱是一個結合吊橋與健行的行程。
此時日頭漸漸露臉,沒多久便汗濕整身。
ㄒ
「新溪口吊橋」係採吊床式構造,將吊橋主索懸掛在兩岸錨碇座,形成一弧形的橋面,長達303公尺,為目前國內最長之吊床式吊橋。基於對自然山林的崇敬,利用原木材質來打造吊橋面板及護欄,另利用本地原住民泰雅族圖騰與色系,作為主索、防震索、抗風索的色調,兩岸錨碇座及護網上的祖靈之眼守護本吊橋,祈求「新溪口吊橋」在祖靈的庇佑下,部落子孫及遊客們可以長長久久的安全使用。
(取自新溪口吊橋官網)
穿出山林後,
新溪口吊橋陡然出現在眼前,
筆直吊橋切穿了碧綠色的大漢溪,
山林河景美得令人醉心。
吊橋本身很穩固,
因此雖然長,走起來卻不太搖晃,
少了些驚悚但也少了些趣味。
底下大漢溪水是乾淨濃稠的綠,
傍著翠綠山頭走起來格外舒心,
讓我想起慕谷慕魚峽谷中的溪流,
也是這樣的綠。
穿越了吊橋後是個小小市集,
都是些烤山豬肉、烤香腸、茶葉蛋、彈珠汽水一類老街常見的品項,
此後還需要轉兩趟接駁車才能回到原來的售票口,
中間還需步行1-2公里荒涼的柏油公路。
在豔陽下走了一點多公里,
抵達無限荒涼只有長長排隊人潮的接駁站,
等待約15分鐘搭上小小接駁公車;
中途強迫停泊第二個羅浮接駁站,
周邊只有零散攤位和一個可以泡腳的溫泉公園。
周遭人群三三兩兩,實在說不上熱鬧。
我們繼續轉上第二階段接駁車,
20分鐘的山路車程晃得我們昏昏欲睡,
下車後還需再步行個1公里餘才能真正抵達原先售票口。
沿途街邊皆是山產小吃、中藥材行(羊乳頭到底是什麼XD)和各式攤販。
太陽曬得我們腦袋發昏,
大口大口灌下冰涼礦泉水。
我想政府應是想靠新溪口吊橋帶動當地經濟和觀光,
但依目前的路線規劃、接駁安排和現有市集規模,
只能說加強改善的空間還很大......
說穿了吊橋本身並無太大特色,
回程需2次接駁轉乘,
沿途又無吸引人的攤商景點,
再這樣下去人潮只會越來越沒落......
新溪口吊橋,
加油,好嗎?
桃園關西老街
離開了新溪口吊橋,
在山路蜿蜒中前往仙草很有名的桃園關西,
山中涼爽的風吹得人昏昏欲睡。
將GOOGLE定位在關西老街,
大約一小時後便抵達了這個小小鄉鎮,
迷路的我們在阡陌巷弄間亂鑽亂闖,
路越走越沉靜荒涼,
最後才發現,
所謂的「關西老街」,
其實只是一條短短的塗鴉巷XDDD
拍完照後重新導航到仙草巷,
公園旁的小小商圈明顯熱鬧多了;
隔壁巷口的ㄤ估麵和臭豆腐都排起長長人潮,
對街還有也頗為知名的關西紅豆餅。
仙草巷不是一條巷,
而是一間仙草專賣店,
位在隱蔽的巷內5樓,
翠綠色的招牌讓人很難忽略。
電梯一開,小小店內座無虛席,
大片玻璃窗可眺望關西市景,瞬間竟有種來到九份阿珠芋園的錯覺,
也是這樣人手一碗甜品,
也是這樣絡繹不絕人潮。
大熱天的,許多人都點了冰草冰或仙草凍,
店內配料只有紅豆、花生和奶球,
因為有人不吃紅豆也不吃花生,
因此點了長得像黑色豬腦的仙草膠質丁;
另外點了烏漆媽黑的仙草雞湯。
仙草膠質吃起來是QQ的仙草凍,
店家強調用料紮實沒有額外添加物,
但個人是吃不太出差別……
只覺口感特別Q彈。
仙草雞湯喝起來十分暖胃,
仙草味並不顯著,
雞肉本身倒是Q嫩不韌口挺好吃的;
原本還想點個仙草甜飯糰,
但想想晚點就要吃晚餐了便作罷。
新竹豪美旅社
離開了可愛的關西小鎮,
揮別桃園往新竹前進。
今晚落腳的豪美旅社位在中正路上,
新竹城隍廟附近,
對街就是氣派的新竹市議會。
豪美本身建築老舊,
不禁讓人有些擔心飯店品質,
結果卻是意料外的驚喜!
櫃台服務人員親切有禮不失熱情、
房間精緻整潔還附上點心飲料、
餐廳現磨咖啡和飲水機24小時無限供應,
再加上種類豐富的自助式早餐,
完全擄獲我們的心
新竹竹北:頭前溪豆腐岩、十一街麵食館
竹北頭前溪豆腐岩是一大塊一大塊連綿不斷的白色消波塊,
看起來像是一塊塊方正豆腐泡在冰涼溪水裡。
老實說兩塊豆腐之間的空隙還不小,
下頭就是石頭溪流,
感覺還挺危險的,
不知道有沒有人失足受傷過。
簡單的景點,
拍完照就離開,
沒有花上太多時間。
新竹又一景點CHECKED!
晚餐是竹北十一街麵食館,
才彎進光明一路便能看見遠方氣派兩層式建築,食客來來去去人潮如織。
這間店在Google上的評分高得不像話,
好奇一間家常麵食館揪~竟具備怎樣的魔力,因此點名想吃它!
還找了儼然已是在地人的洪珮瑄來作陪~
點了招牌葫瓜水餃、三口雞汁麵、紅油抄手、燙青菜、滷三菇和蜜芋頭,擺滿一整桌。
葫瓜水餃個頭大滋味清爽鮮甜;
三口雞汁麵就是雞汁拌麵,
也真的只有三口XD(剛好一人一口)
滷三菇份量不小,
大部分是蔬菜,菇類倒是沒幾朵XD
網路很推的蜜芋頭像塊灰色巨石,
香綿鬆甜,但沒有滷透(就說別切這麼大塊吧)。
而且結果到頭來只有我在吃="=
飯飽(沒有酒足)後在門口大冬瓜旁聊天,
今日晚餐感謝偽在地人的招待,
要繼續好好照顧新竹人的牙齒喔!
新竹市區:天公壇吊橋、城隍廟
飯後在對街竹筍公園走走散步,
然後騎回新竹市區天公壇吊橋。
天公壇隱沒在夜色之中,
對街公園有隻巨大龍柱和吊橋,
七彩燈光有些炫目刺眼。
一旁的小操場和河堤有許多散步人潮,
喜歡這種自然融入新竹在地生活的感覺。
回豪美前去了新竹城隍廟,
星期日夜晚的周家燒麻糬竟然完全沒人,
差點都要以為是沒有營業了,
這間每次來都是排隊人潮多到看不見攤位的啊!
二話不說立刻跳下車買了芝麻和花生兩個口味各一,
個頭不小的白胖麻糬表面被糖水煮得光滑透亮,
咬起來是糯米軟呼黏糯的質地,
裡頭的餡是屬於乾鬆粉狀,
撒上花生糖粉後吃起來更多了一分飽口香甜,
好好吃好滿足>"<!!
Lucia買了城隍廟前45元好大一碗的阿城號炒米粉,
Q彈米粉炒得絲絲分明鹹香入味,
好吃但是大輸上次來吃到的許二姊鵝肉炊粉XD
心滿意足的飽腹Day1!
順利結束環島第一天。
晚安了新竹。